接上一篇。
在前往下一站民宿的路上发生了一点小插曲,民宿老板突然打来电话,说由于房间刚刷了墙,味道尚未散尽,为了安全起见,决定将几间客房的客人转移到附近的其他民宿,多出的差价由老板垫付。起初老板发来了一家民宿的房间照片,但我们觉得品质不如原定的房间,于是要求更换品质相当甚至更好的房间。老板无奈之下又找到了一家更好的民宿,价格是我们原定房间的两倍。看过照片后,我们觉得不错,便欣然接受了。
入住民宿后,我们稍事休息,随后决定去尝尝当地特色的「贵州酸汤鱼」。找到一家附近的餐馆后,漫步走了过去。
酸汤鱼的店座无虚席,我们点了一条 3 斤多的鱼,鱼的品种是“江团鱼”,两个人吃刚好。鱼是现杀的鱼,肉质很新鲜,配上酸汤和蘸水,确实很好吃,只是贴在锅边的饼让人感觉像是东北吃法,不知道这家店是不是把东北的贴饼结合了过来… 但不得不说饼也很好吃,毕竟是第一次吃,也吃不出正不正宗了。
吃饱喝足,返程路上看到有卖水果的,有一种黄色带刺的水果叫树梨,看起来有点意思就买了一个尝尝,但是这东西的果肉又酸又涩,吸了几口就扔掉了,后来则发现不管走到哪里都有树梨汁,看来这东西还真是贵州特产。
银链坠潭瀑布
直到走到黄果树瀑布的接驳车入口前,我们都没有想过修改计划,但是最终被接驳车排队的人数惊到了,我们随即很快做了决定,转去天星桥(也就是银链坠潭瀑布),在接驳车入口等待了大约不到 10 分钟车就来了,顺利的到达了天星桥的入口,然后开始一段简单的徒步,说实话整条路线都很舒服,甚至跟浙江的某些地方很像,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很大的惊喜,路上边聊边走,最终走到了银链坠潭瀑布,看到瀑布后,其实也是有点失望的,虽然瀑布的现场还可以,但整体来说稍显平淡,并没有给我们很大的瀑布震撼。
就此结束了无惊喜但疲惫的一天,但好在晚饭吃的很满意,我们找了一家「夺夺粉」的店,有点类似火锅,点了一个鸳鸯锅,一边是酸辣一边是三鲜,外加点了一桌的菜,去之前没有抱很大期望,但实际确实比较惊艳,特别是锅里的香菜,我虽是一个吃香菜的人,但一直只把香菜当做调料而已,但这个锅里的香菜好吃到可以单独当菜吃,完全出乎我的意料,此外在几个熟食里,软哨也让我觉得不错,有嚼头,香而不咸。
大圣之眼
第二天的行程对我来说充满挑战,因为不仅要徒步,还要爬山和攀岩。我们穿好徒步的衣服和装备,开车前往大圣之眼,徒步的前半段感觉还好,但中途的时候真的太考验我了,如果想到达“大圣之眼”,则必须拉住山上的粗绳,小心踩着岩石慢慢下,有个别地方是没有岩石的,只能看臂力拉着绳子,用脚蹬着岩壁继续下,这对于一个恐高的人来说太恐怖了,过程中稍微有点崩溃,但好在还是成功下去了,而返回时也是一样,需要拉着绳子和踩岩石上去,好在上去比下去容易一点,没有那么难受。
终于到达大圣之眼,在此休息了一阵,拍了一些照片,拍了照片之后,如果歪头配合倒影看的话,确实像一张人脸,所以被称为大圣之眼。从大圣之眼离开后又徒步了一阵,终于走出了这座山。
人生第一次探洞
连续两天的高强度活动,今天的安排是去探洞,我们这次很幸运,通常领队可能会一队带五六个人,但这次只有我们两人,所以就成了两个领队带我们两个客人,体验更加细致周到,能得到更多的照顾。
开车到达洞口后,领队开始帮我们穿上探洞服并安装装备,全副武装后,我们开始进洞,原本对探洞没有太高期待,但进去后发现洞内的景象非常奇妙。洞里的钟乳石形态各异,据说它们的生长是从一种很小的空心石管——“鹅管”开始,每年只能长 2 毫米。这些石头可能已经生长了上百甚至上千年,才形成如今的模样。由于贵州的喀斯特地貌,据说这里大大小小的溶洞多达 5000 多个。
洞里最刺激的活动一定就是绳索下降了,在此处领队会帮忙固定和安装好绳索,下降的方式很恐怖,没有可以踩的地方,就是坐在绳子上手慢慢的松绳子,然后慢慢下降,起初我完全不敢下,对于恐高的我来说难度有些大,但领队的安慰和各种安全性的保障让我宽了宽心,终于试探着迈出脚,按照领队的要求往下落,刚开始的时候依然非常恐惧,但下到一半的时候开始感觉到其实挺安全的,从而就不那么怕了,反而有点享受这件事了…
除了从未见过的石头,还看到了在外面不会见到的动物。
上面图片里这种一条一条线状的就是一种虫子,但是名字记不清了,只记得叫什么帘虫,或者好像是一种荧光虫,如果不拿手电筒找的话,基本很难发现他们。
在我们返程快到洞口时,又发现了照片里这种叫盲蛙的动物,顾名思义,盲蛙的眼睛是看不见的,它们只能靠声音分辨,在往前跳的时候,也经常会撞到石头上,另外这种蛙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探洞结束后,我们来到一个新的苗寨,悠闲地度过了一天。随后我们就返程去往贵阳市区,结束了本次的贵州之旅。